被冷死是真的!猝死高峰期來了
寒冷冬季猝死風險暴增,關鍵兇手竟然是 「劇烈溫差」!研究顯示,氣溫驟降會讓血液濃稠度瞬間飆升超過 60%,進而導致血栓形成、血壓失控。如果室內溫度低於18度,或室內兩房間溫差超過5度,心血管疾病風險直線攀升,甚至可能引發心肌缺氧、腦梗塞等致命危機!
三種猝死高危險情境:
- 洗澡前後:劇烈溫差導致血管收縮。
- 起床瞬間:冷空氣刺激血管急縮。
- 睡眠中:室溫過低或血壓波動可能引發危機。
一聽到房間寒冷會導致猝死增加,不少民眾直接將房間內溫度升高。但千萬不要這麼做!!!!
寒流來襲時,溫差越大死亡率就越高,而且從溫差大於5度以上開始,就會變得危險!尤其是那些先前年輕健康族群、無任何病史者。研究指出,年紀未超過60歲的中年人,急性腦中風風險會增加4倍。
大家一定很奇怪,好好健康的人,為什麼會如此呢?尤其是無心血疾病史,乖乖按時服藥呀,也沒有抽煙,沒有熬夜,沒有喝酒,猝死前沒有什麼不舒服啊?其實危機就藏在個人的生活習慣中:
- 壞習慣1:餐後甜點過量,血糖波動劇烈,增加血管壓力。
- 壞習慣2:高鹽高油飲食,導致血壓飆升,損害血管健康。
- 壞習慣3:缺乏蛋白質攝取
肉類、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蛋白質是組成人體血管、肌肉的重要材料,因此當我們透過飲食攝取的蛋白質減少,是有可能會讓血管變得衰弱的。此外,肌肉量的減少也會讓身體變得衰弱,更容易臥床不起。
*建議平常可積極攝取蛋白質,加強運動,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高齡者,維持肌力是避免跌倒骨折的重要關鍵
*建議每1kg體重每天應攝取0.8~1.0g的蛋白質。
- 壞習慣4:睡眠不足
我們的睡眠和心臟健康有著密切的關聯性,睡眠不足容易造成心律不整、血壓上升。
*建議睡前不要使用3C產品,並且盡可能每天睡滿7~8小時,幫助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,這對心臟健康也有正面幫助。 - 壞習慣5:起床過猛或洗澡溫差過大
秋冬季起床,可以慢慢賴床起床,忽然馬上拿掉保暖措施,毫無防禦下接觸到冷空氣,皮膚冷的反應,就是體內血管趕緊收縮。有人一下床,馬上就猝死,就是輕忽了在秋冬天是要慢慢起床,確認四肢和身體暖化,可以先加暖身外套,在棉被未去除之前,確保溫差太大,猝死即刻發生。 - 壞習慣6:沒有暖身就運動沒有暖身突然運動、運動激烈後急停下、高山峻嶺處於缺氧環境或是在做不熟悉的運動。我們在劇烈運動時,這時心臟每分鐘,要輸出無運動時的6-17倍,你的肌肉血流量,也是要增加超過25倍。遇到外面環境冰冷,你的血管卻相反抵制的會一直持續收縮,什至梗塞了你心臓血管,這時回心臟血流必定不足,就很可能產生猝死之危險。
預防冬天心肌梗塞基本10大守則:
- 提高浴室溫度:洗澡前先提高浴室溫度,降低溫差對身體的刺激。
- 適宜水溫與時間:泡澡水溫應為 38~40°C,時間不宜過長,注意水分補充。
- 避免飲酒與高血壓泡澡:泡澡前切勿飲酒,高血壓患者(收縮壓 >180mmHg)應減少泡澡次數。
- 戶外防寒:穿戴帽子、圍巾、手套,避免四肢末梢失溫。
- 分層穿衣:採用「三明治穿法」,內層吸汗、中層保暖、外層防風防水。必要時使用暖暖包。
- 維持溫度:夜間溫度應保持在 20~24°C,避免冷風直吹。
- 熱空調使用技巧:
-放置電暖爐於窗戶旁,讓冷空氣變暖提升室溫。
-使用自動模式設置18°C左右的溫度,節能且高效。
-電暖爐搭配風扇,利用循環氣流讓熱空氣均勻散布。 - 補充營養:喝薑茶、熱湯,補充維生素C、E,有助提升免疫力。
- 慢速起床:秋冬晨起應慢慢坐起,待身體暖和後再下床。
- 適度運動:進行簡單的室內運動或伸展促進血液循環,避免過度劇烈的活動導致心臟負荷過重。
梅菁加持,健康過冬
梅菁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多種抗氧化物質,這些營養成分能有效增強免疫系統,幫助身體對抗寒冷季節中的流感、感冒等常見疾病,而天然的有機酸與礦物質,不僅能促進腸胃蠕動,改善消化,還有助於加速新陳代謝,維持身體健康,特別在冬季,氣候乾冷、溫差劇烈大時,人體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良、代謝緩慢等問題,梅菁的營養成分能幫助調理體內環境,維持身體活力,減少因寒冷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